管式和盘式。盘式是使用得较早,较成熟的。一开始的曝气器就是盘式的,而且是刚玉和陶瓷材质的。 盘式曝气器的缺点主要如下。 1、存在曝气死区(简单分析,整个盘底都是),搅拌性能不如管式。 2、相对浪费管道,整个工程造价要高于管式。 3、不曝气的时候,泥就直接沉积在盘的表面,再次启动直到要把泥重新搅拌起来,比起管式要多耗费30~40%的能量。 4、布置密度不如管式,如果你池子比较小,曝气量又十分大,这样就只能用管式了,因为在这平面内无法布再多的盘了。 优点:从国标上规定,盘式压头损失要比管式小一点,大概1000pa;传氧效率比起某些管式,要略高一点点。 与盘式曝气器相比,管式的优势很明显: 1、搅拌性能好。整个管式曝气器,是360度打孔的,不存在曝气死角区。 2、节省了部分管道的费用,工程造价要明显低于盘式。 3、不曝气的时候,泥只能沉积在管面最中间很小的范围,稍稍往边一点弧度就增大,泥就无法沉在上面。再次启动的时候,一振就把泥振起来并且迅速搅拌。所以在SBR、CASS这类工艺中,管式优势十分大。 4、在曝气量要求
膜式曝气器最核心部分,在于曝气膜本身。有两个关键点:打孔方式、材质。
打孔方式主要有两种:激光打孔和机械打孔。激光打孔是通过激光照射,在膜的表面烧出一个小孔。缺点是有损料,而且孔周边部分的橡胶也变质了,闭合性能差,在国外基本不采用。机械打孔,是用精密刀具,把膜的表面切开,一般应该是无损料,这样在鼓气的时候,孔张开,不曝气的时候孔自动闭合,防止回漏。